我國印刷業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如:區域印刷已成氣候。為充分發揮集聚效應與規模效益,各地政府也大手筆圈地,少則幾十畝,多則上千畝建設印刷基地、印刷工業園區。在這里提供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北京市
北京印刷產業園
位于北京市順義區北務鎮北務工業區內,成立于2003年3月18日。到目前為止,已有18家企業正式簽約入駐北京印刷產業園,投資總額近12.5億元,還有近30個印刷裝訂項目在談。北京新聞出版局計劃在5年內,把北京印刷產業園建設成為集印刷裝訂、技術研發、耗材代理、物流配送、信息傳播為一體的京城服務港。全部投產后可以安置農村勞動力5000人。
通州區印刷企業集群
位于北京通州區,擁有印刷包裝企業258家,以大、中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生產書刊、瓦楞紙箱、商業宣傳品等產品,解決就業人數13500人,年產值8億元。
大興區印刷企業集群
以北京大興區亦莊為中心,擁有包裝印刷企業153家,以大、中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生產書刊、紙盒、商業宣傳品等產品,解決就業人數20300人,年產值約10億元。
順義區印刷企業集群
地處北京順義區,擁有印刷企業116家,以大、中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生產書刊、紙盒、商業宣傳品等產品,解決就業人數15000人,年產值6.5億元。
上海市
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SIPPC)
位于桃浦鎮——上海西北物流中心之核心地段,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面積600畝,集加工、貿易、公寓式辦公、展示、培訓、科研、設計、物流、服務、金融等系統功能為一城。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包括包裝機械設備展銷中心、原輔材料展銷中心、商務辦公中心、經營發展中心、教育培訓中心、會議展覽中心、信息網絡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科研設計中心、包裝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包裝測試中心等。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包裝、印刷綜合產業基地”,中國第一個行業CBD。目前已經有200多家企業進駐該包裝印刷城。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建成后可為國家創稅利超過1.7億元,可為社會提供約1萬個就業機會。預計工業年產值可達18億元,包裝物流年交易額可達30億元。
上海奉賢南橋國際包裝印刷產業園
2004年1月3日,坐落在上海奉賢區南橋新城工業區的國際包裝印刷產業園工程開幕。該產業園占地6000多畝,是集印刷、包裝行業的研發、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銷售、展示、物流、培訓教育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全流程綜合產業基地,總投資將達到80億元人民幣,是溫州人在上海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之一。其一期占地1200畝,投資15億元,將建設4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2004年全部完工。
上海閘北區印刷工業區
2003年在上海閘北區建立的印刷工業區,共有170家印刷及設備生產企業,2000年的年產值達到7830萬美元。目前,其年產值正以約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5年,年產值將達1.928億美元。
上海嘉定中國包裝城
以印刷包裝業的零售業務為主。
廣東省
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
位于廣東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逸仙工業區內的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占地面積333萬平方米,是1999年由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中國包裝總公司批準,由中山火炬開發區管委會和全省50強企業集團之一的張家邊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集產、學、研、貿于一體的國家級包裝印刷生產基地,計劃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包裝印刷工業城。
目前,有200萬平方米已開發完畢,107萬平方米開始使用,企業數量已達35家,就業人數8500多人,產品涉及紙品、塑料包裝、環保包裝、容器包裝、首飾包裝、包裝機械等包裝領域,年產值達32億元。
汕頭印刷基地
2003年已成為全國大型印刷包裝薄膜批發基地,并 擁有三大印刷基地,即以金園工業城為香煙食品包裝印刷基地,以澄海區為玩具包裝印刷基地,以潮陽區為服裝文具包裝印刷基地。據不完全統計,汕頭印刷企業超過1100家,年產值約50億元,其中包裝裝潢印刷業產值達40億元。此外,汕頭已成為繼溫州、珠三角后中國第三個包裝裝潢印刷集散地。
廣州天成路印刷一條街
天成路是國內外印刷包裝業公認的名街,也是廣州市10大專業街之一,店鋪面積達3萬平方米,印刷、制版設備,儀器、紙張、油墨、各種耗材應有盡有,300多家經銷商的經營品種達上萬種。天成路的印刷包裝商品交易占全省的1/4,2003年營業額達50億元。今日的天成路已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印刷包裝商品集散地。
華南工業原料城
華南工業原料城位于深圳市,于2003年10月開始施工,2004年7月份建成完工,占地1.5平方公里,投資26億元,擁有5個園區,是集印刷包裝、電子、服裝、化工原料、皮革等產品為主的物流中心。
中國軟包裝第一鎮——廣東庵埠鎮
庵埠鎮被業界譽為“中國軟包裝第一鎮”、“包裝王國”。全鎮有包裝印刷企業486家,2003年實現工業產值16.8億元,占全鎮工業產值的42%。庵埠已成為粵東乃至全國包裝材料規格最全、品種最多、價格最優的集散市場。
廣東東莞東部工業園
東部工業園位于東莞市企石、常平、橋頭、橫瀝四鎮結合部,規劃控制區面積74.43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區面積達37.42平方公里。其中企石園區規劃控制區面積36.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區面積14.9平方公里,分別占園區的49.4%和40.8%。企石園區首期設1000畝科技工業園、1500畝東興(民營)工業園和2000畝聯興(印刷)工業園三大分園。聯興工業園已經省新聞出版局批準,由東莞市新聞出版局和企石鎮人民政府共同開發建設為印刷工業園,并將作為打造“珠三角國際印刷中心”產業發展政策的實驗基地。
河北省
北方軟包裝印刷中心——石家莊
石家莊是京津咽喉,地理優勢十分明顯。現有各類塑料軟包裝彩印企業100多家,擁有20多條寬幅高速軟包裝生產線,企業客戶定位在大型企業的名牌產品包裝,如:美國保潔、石家莊三鹿乳業、河北華龍食品、納愛斯等。
河北包裝印刷重鎮——雄縣
雄縣現有具備一定規模的塑料包裝印刷廠家780多家,各種類型的凹印機300多臺、吹膜機400多臺、復合機300多臺、制袋機500多臺,縣城內有5條印刷專業街,縣城外有五鋪、亞古城、西候留、古莊頭、黃灣、龍灣等十幾個專業村。主要產品有編織袋、聚酯袋、聚乙烯袋、高溫蒸煮袋、吸塑盒、吹塑瓶等。
雄縣的紙包裝產品有紙箱、紙盒、紙提袋、紙塑流延復合袋、商標等。縣城內有8家紙箱廠,紙制品龍頭企業雄縣紙箱廠年產值超過千萬元。以東槐村為中心的50多家膠印廠主要印制包裝盒、購物袋等紙質包裝裝潢制品。
雄縣有絲網印刷廠200余家,絲網制版專業戶50多家,主要印制氣球、線路板、塑料包裝袋、織物服飾、花圈大葉等紙制品。
三河楊莊印刷裝訂城
三河楊莊鎮素有“金三角”之稱。鎮區內興建了三河楊莊印刷裝訂城。項目計劃總占地718畝,工程總投資2.68億元,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占地320畝,包括中青書庫、印刷裝訂材料一條街、印裝企業。二期工程占地140畝,建設配套設施及部分印裝企業。三期工程總占地258畝,主要吸引國內外大型高技術含量的印刷包裝企業。到2003年底,基礎設施投資已完成1100萬元。
浙江省
亞洲印刷包裝中心——杭州
坐落在錢塘江畔的亞洲包裝中心是集包裝制造、科教、研發、貿易、信息和服務等為一體的世界性包裝產業中心,由亞包中心總部和制造業基地組成。包括亞包科教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研發中心、紙質品制造基地、塑料制品制造基地、包裝印刷基地等,重點發展包裝機械、包裝材料及包裝制品。這個中心計劃總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首期啟動面積35平方公里。計劃投資和招商引資總額達200億美元,制造業基地計劃招商引資120億美元,總部投資80億美元,將引進1000家以上的世界包裝組織成員國、大集團、包裝龍頭企業落戶亞包中心,并將研發和貿易同時引入。
溫州市印刷工業園區
園區規劃用地1500畝,企業名單已經落實,正在等待市政府批復。
印刷包裝園區集群——蒼南
以龍港鎮為中心,輻射蒼南縣的靈溪、金鄉、錢庫、宜山等鎮,已形成擁有80萬人口的印刷包裝企業集群。印刷包裝企業達1748家。進入已建成各工業園區的印刷包裝企業占地200公頃(3000畝),園內印刷包裝科技人員和技工已達2.5萬人,產值達70.7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8%。園區每年可生產彩印高檔包裝紙盒180億只,高檔包裝袋產品337.5億只。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印刷原輔材料供應商在蒼南設點,直接供應印刷包裝機械和材料。為使蒼南發揮更大的作用,蒼南縣人民政府已經上報國務院批準,在龍港鎮的龍金高速公路兩側再征用土地800公頃(1.2萬畝),擴展印刷包裝工業園區,再招國內外企業560家,預計每年可新增產值400多億元。
(1)龍港示范工業園區
地處亞洲印刷包裝中心——龍港鎮,園區內有包裝印刷企業37家,從業人員4000人,年產值21.5億元。
(2)龍港小包裝工業園區
地處亞洲印刷包裝中心——龍港鎮,園區內有包裝印刷企業143家,從業人員2145人,年產值7億元。
(3)錢庫塑膜工業園區
地處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有包裝印刷企業46家,從業人員3195人,年產值5.372億元。
(4)金鄉印刷工業園區
位于溫州市蒼南縣金鄉鎮,擁有印刷包裝企業43家,從業人員908人,年產值3.5億元,以印刷商標為主。
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鰲江印刷工業園
位于溫州市鰲江鎮,擁有40家印刷包裝企業,從業人員2000多人,以小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生產標簽、票據、塑料軟包裝等產品,年產值達3億元。
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騰蛟印刷工業園
地處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擁有38家包裝印刷企業,從業人員2000多人,以小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產品為商業宣傳品、瓦楞紙箱、塑料軟包裝,年產值達2.5億元。
金華國際包裝城
位于金華金三角經濟開發區內,總占地面積150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逾10億元。其中一期開發用地1053畝,規劃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
規劃中的國際包裝城被定位為以包裝印刷業的商貿、物流、生產、研發等科工貿結合體為主線,同時包括集生態休閑、居家生活、智能辦公、酒店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專業市場。整個建設工程計劃已于2003年啟動。
江蘇省
長三角包裝印刷基地——蘇州
至2003年9月,蘇州已有各類印刷企業2075家,從業人員7.4萬人,2002年創造產值100億元,利潤18.9億元。全市印刷業已形成國有、外資、民資齊頭發展的局面。
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規劃面積分別為2平方公里和3平方公里的昆山、常熟兩個包裝印刷產業園已啟動,蘇州打造長三角包裝印刷基地進入新的階段。
昆山國際包裝印刷產業園
昆山國際包裝印刷產業園是以包裝印刷與相關技術科研、經營服務、產品展示為主的特色園區,該園區位于昆山市巴城工業區,首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進園企業主要為華東地區IT產業、輕工業及其他各行業提供包裝印刷與配套服務。園區將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推行園區特殊優惠政策,建成集印刷制造中心、原輔材料展示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商務辦公中心、經營發展中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園區。
常熟包裝印刷產業園
位于江蘇省常熟市董浜鎮工業園,園區面積3平方公里。隨著園區的建設和蘇通長江大橋的建成,常熟包裝產業園將服務于上海。
亞洲包裝谷
亞洲包裝谷坐落在江陰沿江開發的新材料產業帶,它的主體是近年來快速裂變的申達科技工業園。申達科技工業園于2000年3月被中國包裝技術協會批準為“中國軟塑包裝材料生產基地”,2000年8月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863計劃攻關計劃新材料產業化基地”,是國家農業部批準的首批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區之一。
工業園已培育出申達集團、江蘇申龍創業集團、南京中達制膜(集團)三大企業集團等16家生產企業、一家省級塑料包裝工程研究中心。已經形成各種塑料包裝基材、彩印復合軟包裝13萬噸、激光制版2萬支滾筒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生產量最大的出口包裝生產基地。園區企業現有員工1700余人,2002年完成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億元。力爭在2008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園區將重點發展可降解環保型包裝材料、納米包裝材料、熱收縮型包裝材料、耐微波包裝材料、高阻隔性包裝材料、高透明包裝材料和無菌包裝材料,并繼續同步加大彩印包裝及激光制版產品的發展。
亞洲包裝制造中心
自2003年上半年亞洲包裝制造中心落戶江陰以來,“制造中心”就成為頗具活力的引資新區域。到2003年10月,中心已有5個包裝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總投資達5.9億美元。亞洲包裝制造中心將以申達科技工業園為載體,向沿江經濟開發區延伸,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首期啟動6平方公里。
安徽省
安徽合肥廬陽產業園
目前與廬陽產業園簽約的有58家企業,隨著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入駐,廬陽產業園現在已有20家印刷企業,占到產業園總簽約企業的1/3,標志著廬陽產業園在合肥市新建產業園區中率先形成獨具特色的印刷產業鏈。
塑料包裝之鄉——桐城
到2001年底,桐城市塑料包裝印刷企業(含塑料袋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200多家,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其中過億元企業5家,千萬元以上企業近200家,全市30強企業中,近2/3是包裝印刷企業。
天津市
中國綠色包裝產業苑
2003年5月18日,投資10億元的中國綠色包裝產業苑落戶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苑占地30萬平方米,整個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2003年內竣工。產業苑由十個中心、兩個高地組成,即:包裝研發中心、包裝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包裝設計中心、包裝標準研究中心、包裝產品質量認證中心、包裝信息網絡中心、包裝培訓中心、包裝機械設備及原材料展銷中心、包裝物流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人才高地——中國包裝虛擬大學、技術產業高地——綠色包裝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
山東省
威海印刷工業園
位于威海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丹東路東側和營口路兩側,規劃用地400畝,總投資20億人民幣。一期工程開發土地200畝,建設13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總投資10億元。2003年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威海印刷工業園面向中國北方市場,拓展日、韓、港、臺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以包裝印刷和商標票證印刷為主攻方向,逐漸形成出版物、包裝、商標票證印刷技術先進,紙張、塑料、金屬介質印刷手段兼備,印前、印刷、印后、倉儲運輸、物資供應、業務中介產業鏈條完整,高中檔印刷產品相互搭配的優質印刷產業聚集帶。
四川省
成都西部印務園區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天間鎮,有13家印刷與包裝企業,以大、中型民營企業為主,主要生產書刊、瓦楞紙箱等產品,從業人員3028人,年產值5億元。
人北街道紙業市場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北轄區北街道,為印刷物資集散地,擁有印刷與包裝企業50家,解決就業人數700人,年產值3億元。
湖南省
長沙市印刷產業園
2003年6月17日,隨著長沙市16家印刷企業一起與長沙縣黃花工業園簽署協約,長沙印刷科技產業園落戶黃花(國際空港)工業園。
由于資料有限,我們只搜集了國內部分印刷基地、印刷工業園區、印刷企業集群的資料。在此,對提供資料的各省市新聞出版局印刷處、印刷技術協會、包裝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